州房协官方网站欢迎您!

行业动态

总结与展望 | 新房篇:总体延续筑底行情,下半年或仍面临调整压力

发布日期:2024-07-08 11:39:24  浏览次数:846

一、成交总体成色不足517新政刺激成交短期上升

(一)整体量价齐跌,成交热度恢复低于预期

    上半年新房市场成交热度不及去年,年内先抑后扬。进入2024年,新房市场整体复苏仍较缓慢,成交热度不及去年。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,2024年1-5月重点6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7394.5万㎡,同比下跌41.5%。

    从月度来看,大致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,1月受上年末房企加大营销力度冲刺全年业绩、购房需求集中释放的影响,成交量以降开场;2月逢春节假期,在供应缩减、交易活动减少等情况下,新房成交活跃度大幅下滑,成交量降至年内最低位;3月小阳春如期而至,成交量显著回升,4月小幅回落;5月在“517”史诗级新政等刺激下,成交热度上升,成交量升至年内小高峰。但今年上半年新房整体成交热度仍不及去年,除去年上半年疫情防控全面解除致使需求释放、成交量高基期外,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持续不足也是购房意愿不强的重要影响因素,市场预期的恢复需要时间。

1720415243590448.png

(监测重点60城为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大连、成都、贵阳、哈尔滨、海口、济南、昆明、兰州、南昌、南京、南宁、宁波、青岛、厦门、沈阳、石家庄、苏州、杭州、天津、武汉、西安、长春、长沙、郑州、重庆、常州、东莞、佛山、无锡、徐州、泉州、汕头、绍兴、中山、珠海、南通、昆山、平顶山、呼和浩特、连云港、洛阳、唐山、扬州、镇江、常熟、襄阳、湖州、江阴、泰安、泰州、芜湖、岳阳、张家港、舟山、济宁、肇庆,下同)

    新房价格高位微落,年内先升后降。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,2024年1-5月重点60城新房成交均价为17953元/㎡,同比下跌1.1%,时隔9年价格再度跌入下行通道。总体来看,今年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,价格市场缺乏上涨信心。

    从月度价格走势来看,大致呈现“先涨后跌”态势,1月低位入场,2、3月价格连续上扬,其中3月份价格结构性上扬,涨至年内高峰,较去年同期上涨约2%;4月价格回落至2月水平,5月稳中有升,但仍低于去年同期2%左右。

1720415226297816.png

(二)一线城市累计成交同比降幅最小,西安、成都等热点城市复苏稳健

    各线城市新房成交全线下滑,一线降幅最小。从重点监测60城来看,2024年1-5月,一线城市成交同比下跌33.8%,二线城市同比下降42.6%,三四线城市同比下降42.1%。从同比走势来看,今年上半年各等级城市成交同比全部处于下行区间,降幅大致呈现“先扩后收”趋势,2月份各城城市成交同比均降约70%,降幅创近三年新低;自3月份起各线同比降幅连续3月收窄。

从环比来看,各线城市基本保持一致走势。1、2月各线城市成交环比维持负增长,2月份环比降至最低;3月“小阳春”成交活跃度全部回升,全线环比由负转正,且达近三年新高;4月份市场热度回落,环比再度转降;5月份各线城市成交环比走势出现分化迹象,二线、三四线成交好转、环比转正,但一线城市成交动力相对不足,环比持续负增长。

1720415210577549.png

    城市呈点状复苏,热点一二线城市稳步复苏效果相对明显。根据重点城市成交特征,现分为三类:稳步复苏、短暂复苏、持续低温。在本轮周期中,稳步复苏的城市集中于以深圳、成都、西安、南京等为首的热点一二线城市,在本轮复苏行情中稳健性相对较强,3-4月份成交量持续上涨;另有一部分青岛、杭州、长沙、北京等城市在3月复苏后短暂回落,5月再次回涨,市场需求较足。短暂复苏和持续低温的城市以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为主,其中,湖州、兰州、长春等部分城市在3月需求集中释放后,4、5月开始连续回落,市场回暖的持续性偏弱;东莞、厦门、汕头等3-5月新房成交相对处于低温状态,平均环比跌势更重,即使在3月份大涨行情下,环比涨幅也不足50%。

c004.png

517新政效果温和成交短期具有上升趋势

    目前,距“517楼市新政”出台已一个月有余,在此期间,各地积极跟进,利好政策不断出台,覆盖调整首付比例、贷款利率以及放松限购、探索收购库存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多个方面。从重点城市新房网签数据来看,517新政整体效果较为温和,短期内成交量出现积极上升态势,基本维持2周左右,后续仍有发酵空间。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,2024年第20周(5.13-5.19)新政出台当周,重点15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16786套,环比上升14.3%,同比下降29.3%,随后两周成交量呈现稳中有升态势。进入6月份,继第23周(6.3-6.9)成交量短暂回落后,第24(6.10-6.16)周、25(6.17-6.23)周再度持续上升至21周成交水平。

1720415175888514.png

(监测重点15城为北京、深圳、成都、苏州、南京、青岛、济南、宁波、东莞、杭州、无锡、佛山、上海、武汉、温州)

    从4个典型城市来看,新政效果主要包括“迅速反应”和“后起直追”两大类。其中,北京、杭州在517新政出台后,成交量迅速出现持续上升态势,第23周暂遇下滑,随后不排除有新政持续发酵的影响,自第24周起成交量重回“二连涨”态势,尤其是北京涨势更为突出,第25周成交量达4月以来新高。相比京杭2城,深圳和南京的反应并算不上迅速,更倾向于逐步发力,分别在第23周、第22周才出现上升迹象,随后一直保持平稳上涨态势。

1720415158560189.png

二、供应总量缩减,库存量高位徘徊,去化周期持续攀升

    供应力度减弱,库存消化缓慢。2024年前两月新房供应持续缩减,2月份供应量降至年内最低,3月份以后房企推新节奏加快趋稳,但上半年新房总体供应量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。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,2024年1-5月重点30城批准上市面积为4313.1万㎡,较去年同期下降31.1%,不排除与今年竣工表现不佳有关。

    从库存来看,截止至2024年5月,重点城市库存面积为22009.37万㎡,环比微降0.4%,同比上涨6.7%,去化周期高达20.2个月,2018年以来新高。年内来看,受去化动力持续性不足影响,新房去库存效果并不理想,去化周期呈连续攀升态势,新房市场去库存压力已然达到高点。目前,政府收储未售新房、国企“收旧换新”等模式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,未来随着各城市大面积推广,预计将对去化库存、稳定市场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,将有利于加快房地产市场的企稳恢复。

1720415142643599.png

(批准上市数据共覆盖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成都、济南、南京、南宁、青岛、沈阳、苏州、天津、武汉、西安、长春、长沙、郑州、重庆、东莞、昆山、烟台、无锡、常熟、温州、江阴、泉州、芜湖、张家港、舟山、珠海30个城市;库存数据共覆盖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成都、南京、南宁、宁波、青岛、厦门、沈阳、苏州、天津、武汉、西安、长春、长沙、郑州、重庆、昆山、常熟、温州、江阴、芜湖、张家港25个城市。)

三、房企销售下挫,销售额分布加速“下沉”

房企销售遇冷,100家房企销售额同比“腰斩”

    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选取的100家房企来看,2024上半年销售金额为11843.8亿元,较去年下半年下跌32.7%,较去年上半年下跌52.8%。进入2024年,房地产行业整体仍处在调整的趋势中,购房需求依旧释放缓慢加之行业风险尚未完全出清,市场情绪仍在底部徘徊,房企销售数据也暂不乐观,销售金额同比减半,回落到2015年水平。

1720415126533422.png

备注:2024上半年数据统计时间截止至6月24日,下同。

销售额分布“下沉”,百亿阵营房企数占比超7成

    从各销售额阵营的房企来看,“下沉”成为今年房企销售额分布的典型特征之一,新增26家房企销售额“沦落”至50亿元以下,销售额在50-100亿元的房企增至21家,上半年销售额百亿以下房企数占比超7成,主要覆盖中小房企和出险房企,如合景泰富、阳光城、世茂集团等。与此同时,百亿以上的各销售阵营房企数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,其中,100-300亿阵营房企个数较去年同期减少22家至19家,300-1000亿阵营房企个数共较去年同期减少7家,千亿以上房企仅剩保利发展1家,万科、华润、中海以及招商4家销售额全部跌落千亿以下。

1720415109834900.png

头部效应愈演愈烈,TOP10房企销售额突破半数份额

    从各大阵营房企销售额占比及同比变化情况来看,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,头部效应持续上演。2024年1-5月TOP10房企销售额占比达53%,连续2年上升,较去年同期上升约7个百分点;TOP11-30、TOP31-50、TOP51-100两大阵营房企销售额占比持续下滑,2024年1-5月占比分别降至26%、12%、9%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各阵营销售额全部下降,TOP10房企同比降幅最小,由去年同期上涨36.1%转入下行通道,2024年1-5月TOP1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跌45.2%;TOP31-50阵营与之呈现相同趋势,销售额同比由2023上半年上涨7.2%转为下降58%;TOP11-30、TOP51-100两大阵营房企销售同比分别下跌57%、65.3%,降幅均扩大超40个百分点。总的来看,在行业深度调整周期内,头部企业凭借前期积攒的项目资源及品牌影响等优势,加速抢占市场份额,中小房企销售压力更为凸出。

1720415087305679.png

四、预测:下半年仍有调整压力,去库存或取得一定进展

    由于居民收入预期、房价下跌预期尚未明显改善,预计2024下半年,新房市场或仍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,全年热度不及去年,房企销售回款呈现“弱修复”。同时,针对于新房去库存,央行建立3000亿元保障性再贷款用来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住房等,为新建商品房的去化指明路。预计随着各地国企收储已建成未售新房进入实际落地阶段,去库存效果有望逐步显现。



业务专员

专员微信

返回顶部